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专栏 > 正文

国家税务总局肇庆市税务局:以“井”字工作法破解双重领导体制下的党建难题

时间:2023-04-21 00:55:10    来源:南方网    

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,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。近年来,针对税务系统双重领导下管党治党带队责任大、任务重的情况,肇庆市税务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、市关于党的建设以及税收工作的部署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积极探索两纵两横“井”字工作法,切实破解双重领导体制下的党建难题,构建起“两纵”到底、“两横”到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,把“两面管”的体制优势转化成“两边强”的成效叠加。

肇庆市税务局两纵两横“井”字工作法标识


(相关资料图)

纵向织密“两张网格”,破解“压力传导递减”问题

组织网格。机构改革后,市局和9个县(市、区)局党组改设为党委,设立专职党建部门,将党支部建在科(股)室上,构建起“党委—党建领导小组—机关党委—党支部”四级脉络。持续推进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,实施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、党员积分制管理,深化“一支部一亮点一品牌”创建,打造了“西江党旗红、税务当先锋”党建品牌。

健全党组织架构,将党支部建在科(股)室上

督责网格。建立“年初明责—日常履责—定期督责—年终评责”工作闭环,坚持“下抓两级、抓深一层”,选派党建指导员到基层进行“全覆盖”指导,县局、分局“一把手”每季度开展擂台比武、亮分考核,层层压实责任。聘请外部特邀监督员、设立专职纪检员,强化内外监督,凝聚监督合力扎牢“井”的根基。

县局、分局“一把手”每季度开展擂台比武、亮分考核

横向做到“两个融入”,破解“两边管两难管”问题

主动融入地方党建工作。建立常态化走访、沟通和汇报制度,实行“三强化、三必报”工作机制,2022年,各级税务机关主动向地方党委报告工作140多次,获肯定性批示52个。成立80多支“西江党旗红”党员突击队,按照地方安排部署下沉社区,坚守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。建立横向联通机制,与地方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“联学共建”活动,推动形成精诚共治、协作示范、齐头并进的新局面。

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。围绕肇庆“4+4”产业布局建立党员先锋服务队,推出重点项目“首席服务官”“一项目一团队”,首创“产业链精准招商监测平台”,编写38个行业“税收指南”,22期《税务参考》提出的30多项产业招商建议转化为地方党政决策。推出“一把手走流程”“百名书记千名党员进万企”等退税减税便利化行动,让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直达市场主体。

推出“一把手走流程”等退税减税便利化行动

纵横对接“两个考核”,破解“条块协同不够”问题

紧密对接党建考核。将地方党建考核结果按照50%的权重,纳入对下级税务机关党建考核结果,同时主动向地方党委报告税务系统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情况,推动党建考核结果互通互用。

定期听取县(市、区)税务局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

紧密对接绩效考核。主动提请纳入地方绩效考核,并把考核结果与税务内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,实行一票否决。通过内外考核的紧密对接,确保了条块任务紧对接、双落实。市局在2021年度地方党委党建考核中获得“好”等次,5个单位获评模范机关,市局连续四年在地方绩效考核中获评“优秀”。

通过扎牢“井”之架,有力促进了党的建设全面加强。通过对党组织进行优化重构,各级税务局党组全部改设党委,成立党委工作部门和系统党建工作部门,党支部、党小组延伸到机关和基层工作单元,促进形成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的党组织体系,为落实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、牵引撬动各项工作发挥了“主轴”作用,推动了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。全系统共有5个单位成为市、县级地方党建示范点;在2021年度地方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,市局和9个县区税务局获得“好”等次。

通过拓宽“井”之源,有力保障了税收任务圆满完成。各级税务局党委坚持党建工作和税收业务一起谋划、一起部署、一起落实、一起检查,以党建引领业务、以业务检验党建,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税收治理效能。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增减税降费达130亿元。2022年,圆满完成了组织税费收入任务,全市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69.9亿元,其中,增值税留抵退税达38.7亿元,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税务贡献。

通过夯实“井”之基,有力锻造了忠诚干净担当队伍。各级税务局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固本强基、凝神铸魂作用,在改革攻坚中锤炼干部、融合队伍,引领广大税务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、牢记使命勇担当、廉洁自律作表率,广大税务干部斗志昂扬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2022年获央媒报道36次,市局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,机构改革以来,全系统涌现出“全国模范职工之家”等17个“国字号”荣誉,89个单位和95名干部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表彰表扬。

来源:省直机关工委

关键词:
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中国微山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
特别关注